原文鏈接>>>浙江日報
“公租房實現一證通辦,只需要一張身份證就夠了”;
“編制救災寶典,出具全省首個自然災害生活救助標準”;
“‘試水’房屋安置補償權益質押,盤活超21億元資金,緩解融資擔保難題”……
近段時間,甌海區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全國試點工作喜訊頻傳。
看到一同奮斗的“戰友”們在各自工作領域均結出碩果,甌海區政府信息公開辦主任陳熠鋒高興之余,也為這些來之不易的意外之喜感慨:“一年前領下試點任務,真沒想到政務公開的標準化規范化,會與政務服務融合出這么美妙的化學反應?!?/p>
思緒回轉,時光回溯。2017年5月,甌海區被列為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的“國家試驗田”。公開什么、如何公開?本著“為國解題”的使命和擔當,從梳理事項、編制標準,到優化流程、完善方式,在每一個環節都傾注全力,一番耕耘終于凝結出一套甌?!白詣摴Ψā?,為全國提供“甌海經驗”。
摩拳——
“全景式”界定公開內容
“標準化”規范公開流程
用手機“掃一掃”二維碼,燃氣鋼瓶從充裝、運輸、儲存、銷售、配送到使用的全過程信息均能一目了然。從去年底起,甌海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強化燃氣安全管理,為23萬個鋼瓶貼上了二維碼標簽,做到送氣工供氣安全檢查和全科網格員信息排查“全區域覆蓋”,為市民燃氣使用添安心。
在甌海區承擔的各大領域政務公開試點推進中,類似市政服務鋼瓶信息全透明的故事并非特例——
義務教育領域融合推進政務、校務“雙公開”,方便群眾及時獲取教師招聘、學區劃分、招生錄取等31類信息,大辦“陽光教育”深入人心;
全國首份民生實事項目政務公開標準發布,公開征集、篩選、票決、實施、測評等全過程15類信息,有效解決了以往征集范圍不廣、實施過程不透明、落實成效無法準確評判的現象;
征地補償和拆遷安置領域把原來的“兩公告”演變為貫穿全程的“七公告”,全程公開拆遷代理、評估、安置等9個環節信息,以公開透明擴大民意支持。今年上半年完成征地980畝,全部實現零上訪、零復議,城中村改造簽約時間從1年左右提速至3~4個月。
……
公開內容日趨豐富,公開流程愈發標準,基層政府部門與群眾之間的良性溝通互動更加順暢。按照“五公開”要求,甌海區建立政務公開覆蓋權力運行全流程、政務服務全過程的常態化機制,實現應公開盡公開。
在內容上,該區以權責清單、公共服務事項清單為依據,按照子領域、工作職責、工作環節逐級細化公開事項334項,調整權責清單37項,進一步厘清各領域公開邊界。經過多輪修改、反復打磨,發布政務公開標準規范22份,編制流程圖81個,為基層政務公開提供指引。
在流程上,該區實現主動公開信息從發布、解讀到回應閉環運行,完善依申請公開辦理法制審查、專家會商機制,做到“有信息就發布、有政策就解讀、有呼聲就回應”。試點領域累計主動公開政府信息1萬多條,依申請公開答復率100%,開展多種形式政策宣傳、解讀97次,回應重大輿情17次。
出招——
“網購式”公開辦事進程
“多樣化”完善公開方式
在甌海,走到任何一個鎮街,市民都能在便民服務中心里使用自助查詢機。這是該區為群眾獲取政務信息定制的“專屬”終端。而今從鎮街逐步向村居延伸,通過20臺自助查詢機的布設,打造出統一規范的政府信息公開查閱點,進一步打通了政務公開“最后一公里”。
線下,自助查詢機讓群眾就近獲取政府信息;線上,專門開發的“政務服務全流程公開查詢平臺”,更實現了“淘寶物流式”進度跟蹤。
需求導向是建立“政務服務全流程公開查詢平臺”的初衷。該網上平臺分“事前一站導引”“事中進度查詢”“事后結果公示”等模塊,已實現1187類審批事項全過程公開?!笆虑耙徽緦б豹q如一個“政務超市”,群眾在辦事前可查詢所有部門所有事項的辦事指南和辦事材料清單。
“用戶至上”的理念不局限于此,為了對接企業、公眾的現實需要,讓“以民為本”四個大字滲透在平臺的各個環節,目前該區正致力為企業和個人開通所有已辦、在辦事項進度“一證通查”。輸入申報號和查詢密碼,事項名稱、申請人、承諾辦結時間、辦理狀態、收件部門以及辦理進度中的具體負責人員、審批意見等全部一覽無余。
線上+線下齊頭并進,其實還只是甌?!岸鄻踊闭展_方式中的一小部分內容。這一年,發布省內首份縣級政府公報,成立首個縣級市民參政智囊團,政府開放日、第三方公眾列席政府會議……一系列的創新舉措鼓勵群眾參與政府決策、管理,拉近群眾與政府的距離。
與此同時,該區建立多維度的政府門戶網站公開目錄,可對信息主題、發布機構、文體類型等要素進行多重篩選,方便老百姓快速找到所需信息。試點以來,“中國·甌?!遍T戶網站和“甌海發布”微信公眾號信息發布量呈爆發式增長,累計查詢量達到260多萬次。
發力——
“清單化”精簡辦事材料
“加減法”再造業務流程
“公開是手段、服務是目的”,這是試點之初甌海每一位責任干部就已了然于胸的道理。一年多來,他們如是想,也如是砥礪踐行著。
讓政府工作公開透明,讓點多面廣的政務信息有效傳遞給百姓……在系統一次次的迭代更新中,甌海更是用政務公開這根杠桿,撬動起政府自身權力運行機制的改革。該區以政務公開試點探索,實現“材料更簡、服務更優、環節更少”的政務服務體驗,孜孜以求著為群眾提供更好服務的惠民終極目標。
“今后百姓向農業部門申請辦理水產苗種生產許可證核發、水產苗種進出口許可、漁業捕撈許可、內陸漁船漁業活動許可、漁業船舶登記等,不再需要提供大部分手續材料了”;
“新居民子女不用到老家開證明,只需提供父母身份證和勞務合同,甌海義務教育實現‘零證明’入學,惠及11542個家庭”……
一幕又一幕,成果有目共睹。今年3月,依托大數據查詢、第三方平臺查詢、部門互助查詢、現有材料證明等方式,甌海率先發布“辦事材料負面清單”,凡是列入負面清單的辦事材料一律不再需要辦事對象提供。經過兩輪梳理,在全省“八統一”基礎上,目前該區在543個事項中共精簡1151類辦事材料。以2017年度辦件量推算,全年可讓老百姓少帶辦事材料79萬多份。
把行政權力“曬”在陽光下,政務公開深化了簡政放權的“減法”,也刺激出質效提升的“加法”。站在“整體政府”的角度,該區對試點領域業務流程進行跨部門重組優化,變部門“小循環”為政府“大循環”,確保環節最少。如在保障性住房申請方面,該區推出“并聯審批”“就近申請”和“一證核驗”舉措,上半年公租房保障對象申請量同比增長179%。與此類似,市政服務10個事項承辦時限提速84%,保障性住房資格確認時限縮短57%,農房改造審批時限平均提速15天,低收入農戶認定時限縮短60%。
甌海區政府主要負責人說:“各級政府部門的權力運行到哪里,公開就到哪里!政務服務到哪里,公開就到哪里!群眾關注到哪里,公開就到哪里!”這一年,該區按照“先行先試、以點帶面”的思路,全面加大政府各領域政務公開力度。全國法治縣(市、區)創建活動先進單位、全省“最多跑一次”改革先進集體等一系列榮譽的取得,已然為政務公開試點加油鼓勁。
民生焦點更透明,惠民舉措更貼心,民生項目更順暢……甌海正用政務公開的標準規范,綻放為民服務的絢爛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