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鏈接>>>浙江新聞
政務公開優服務 陽光政府惠民生
8月13日至14日,受國務院辦公廳委托,浙江省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試點工作驗收組對甌海區該項工作進行評估驗收。經過一年多的試點探索,甌海區交出厚厚的“成績單”,順利通過省級評估驗收。
作為溫州全市唯一入選的試點區,甌海堅持“全省領先、全國一流”的目標定位,發揚勇立潮頭的浙江精神,敢為人先的溫州精神,致力為國家提供“甌海標準”的使命擔當。去年5月,甌海區被國務院辦公廳列為100個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試點縣(市、區)之一。甌海將此次試點作為全面優化基層治理體系和提升治理能力的撬動之舉,以權力運行全流程、政務服務全過程公開為基礎,推進碎片化的信息公開向標準化規范化的政務公開轉變,以公開推動政務服務、基層管理、民生需求等中心工作及政府各領域治理模式變革。
按照“五公開”要求,甌海區全面完成了梳理事項、編制標準、優化流程、完善方式等四大試點任務,實現了權力應公開盡公開。在內容上,甌海以權責清單、公共服務事項清單為依據,進一步厘清各領域公開邊界,逐級細化公開事項391項,調整權責清單37項,發布政務公開標準規范22份,編制流程圖81個;在流程上,甌海實現主動公開信息從發布、解讀到回應閉環運行,完善依申請公開辦理法制審查、專家會商機制,做到“有信息就發布、有政策就解讀、有呼聲就回應”。試點領域累計主動公開政府信息1萬多條,依申請公開答復率100%,開展多種形式政策宣傳、解讀97次,回應重大輿情17次。
如何把點多面廣的政務信息更加有效傳遞給老百姓?布設58臺自助查詢機、率全省之先建成政務服務全流程查詢系統、發布省內首份縣級政府公報、成立全省首個市民參政智囊團,出臺政府決策程序規定、政府開放日、公眾列席旁聽政府會議等制度……甌海的一系列創新舉措全面提升政務透明度,消除了群眾對政府的“神秘感”。試點以來,共開展各類參政議政、開放活動20次,向社會和媒體開放政府常務會議9次,涉及議題65個,試點工作滿意度達到97%。
把行政權力“曬”在陽光下,政務公開深化了簡政放權的“減法”,也刺激出質效提升的“加法”。甌海在全省率先發布“辦事材料負面清單”,凡事列入負面清單的辦事材料一律不再需要辦事對象提供,共精簡1151類辦事材料。以2017年度辦件量推算,全年可讓老百姓少帶辦事材料79萬多份,特別是今年秋季義務教育入學報名實現“零證明”,惠及全區11542個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