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市甌海區始終堅持“公開即服務”,謀劃建設政府信息依申請公開數字化應用場景“易公開”,將分散在各部門的數據、業務、流程進行集成,推動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渠道和服務功能的拓展優化,實現全要素、全方位、全鏈條整體智治,打造群眾滿意、政府高效、決策精準的“整體政府”公開模式。目前,該區已完成“易公開”項目一期建設,進入試運行階段,并著手打通政府網站、行政復議平臺等多個業務系統,努力實現以依申請公開“小切口”撬動政務公開“大場景”建設。
一、服務端:打造“整體政府”受理窗口,提供高效、便民公開服務
“易公開”按照“整體政府”建設思路,打破部門間政府信息依申請公開受理界限,創新“AI派件+部門協同”辦件模式,解決群眾找不準受理機關等困擾,實現“最多申請一次”“信息資料全獲取”的效果。一是引入AI技術,群眾申請“有助手”。提供智能派件服務,系統根據部門職能關鍵詞、歷年申請高頻詞,精準匹配受理機關,引導申請人找準受理機關,實現從“不知道找誰”到“不用知道找誰”的轉變;提供智能詞條推薦服務,系統實時推薦熱門詞條、歷史詞條、高頻詞條,引導申請人準確描述申請內容;提供已公開信息智能推送服務,根據申請內容描述,系統自動檢索政府網站,優先推送已主動公開的政府信息,滿足申請人“第一時間”獲取信息的需求。二是跟蹤辦理進程,群眾關心“有反饋”。申請中,實時推送辦件流程,讓申請人對受理、辦理、答復、送達等“全程有感”,有效緩解“過程焦慮”;申請后,迅速開展辦件回訪,通過意見反饋,發現信息公開工作“短板”,使公開服務有力度更有溫度。三是暢通便民渠道,群眾訴求“有門路”。分析信息公開背后的實際訴求,要獲取政策的,連通政府網站相關政策專欄,讓群眾快速、精準獲取所需集成政策;要辦事服務的,連通惠企利民資金直達智控應用,精準匹配辦事服務事項,實現政務公開與政務服務緊密融合;要咨詢投訴舉報的,連通浙江省民呼我為統一平臺,助力群眾解決訴求。
二、業務端:統一標準定制“甌海模板”,規范辦理、答復工作流程
“易公開”實行受理、辦理、答復、歸檔等環節“全流程”閉環管理,變“技術活”為“流水線”,避免辦理程序不規范、答復內容不嚴謹等情況,解決人員變更導致的工作斷層問題,全面提高依申請公開工作規范化、法制化水平。一是標準模板全覆蓋。在辦理環節嵌入標準文書模板,涵蓋答復、補正、延期、征求第三方意見等重要環節。其中,答復函模板涵蓋“予以公開、信息不存在、三類內部事務、四類過程性信息”等24種答復情形,選擇答復情形,系統就能自動生成答復函,有效提高信息公開辦理質效。二是全程留痕可溯回。辦理過程留痕,如公文檢索時自動生成檢索記錄單,為各受理機關“已盡合理檢索義務”提供證據支持;修改簽批留痕,強化內部監督管理力度,為后續責任認定和責任追究提供支持。三是合法審查嚴把關。將合法性審查環節搬到“線上”,最大力度發揮法律顧問作用,倒逼工作程序合法、合規;連通裁判文書庫,比對同類案件判例,對有涉訴、敗訴風險的內容進行提示;自動計算補正、答復、延期等各環節時限,輔助辦理人員按時間節點完成辦理。
三、決策端:觸角延伸探索“智能復盤”,前置風險、化解矛盾爭議
“易公開”通過統計各單位依申請公開辦件量、辦結率、行政爭議量、高頻關鍵詞等數據,“盤活”存檔數據,從層級、領域、地域、時間、數量等多維度進行數據分析,精準預警、風險前置,為行政決策提供輔助和支持,實現“源頭可追溯、風險可預判”。比如,申請頻次較高的政府信息,經綜合分析研判后將轉化為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有利于促進政府信息管理動態調整;通過熱詞榜、群眾滿意度調查榜,篩選高頻申請事項,流轉各業務條線分析群眾實際訴求、提前介入調解,有利于推動政府信息公開乃至政府運行全領域的矛盾爭議實質性化解;設置“紅黑榜”,對信息公開行政爭議典型案例進行復盤,對推諉辦件、主管原因引發敗訴的行政機關進行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