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地址: 甌海區婁橋街道秀浦路
溫州高鐵新城實驗學校創建于2019年,是一所高起點、高水平、高品質、高追求的九年一貫制公辦學校。學校在公辦性質不變的前提下,以購買服務方式,委托北京均優教育研究院進行全方位管理,依托全國平臺駛上名校快車道。“適性揚才,讓每一位孩子得到最好的發展”,培養有創新意識、自律精神、國際視野的學生是學校的辦學愿景和堅定追求。
學校建筑面積65944.28平方米,在校生2420人(小學生1592人,初中生828人),已開設 57 個班級(小學部37個,初中部20個)。專任教師136位,其中浙江省特級教師1人,市、區骨干教師33人。此外,學校與清華大學附中、錢學森原工作的中國航天系統科學與工程研究院等單位合作,建設一大批學科教室、現代化實驗室、STEAM教室和“錢學森書院”,并引入智能機器人、航空航天課程,打造具有“清華基因”的STEAM課程和創客空間。自創辦以來,學校始終秉持“適性揚才”的教育理念,辦“自由呼吸”的教育,為學生開辟自主選擇、自由生長的新天地,喚醒學生生命自覺。基于此,學校以未來教育的方式進行全方位變革,在未來學校治理、未來課程、未來課堂、未來教學組織形式以及未來空間塑造等五方面作出實踐。舉措如下:
一、學校通過減少管理層次、壓縮職能部門和機構、裁減人員等舉措,實現扁平化管理,使學校決策層和操作層之間的中間管理層級盡可能減少,提高管理效率。同時,讓學生更多地參與到學校治理中,培養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和主人翁意識。
二、學校開發了豐富多彩的“夢恒”課程,服務“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其中包含仰望星空的“千里課程”和腳踏實地的“足下課程”,旨在通過智能機器人課程、航空航天課程等課程的開發,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興趣愛好,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內驅力。
三、學校創新試驗以學生問題為起點,學科問題為基礎,教師問題為引導的“三位一體”深度教學模式,借力“一卡一單”促進深度學習的教學模式,搭建以“學為中心”的育人平臺,形成以問題為核心、多元互動、多樣評價、以生為本的靈動課堂,從而達到深度學習的教學目標。
四、學校以“適性揚才”為辦學理念,實行“一生一課表”選課走班。實施按需分層、按需施教、按需選學,每個學生都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基礎、學業要求和個性需要,通過學校的選課網絡平臺去選課,形成自己獨一無二的課程表。以此幫助學生發現自己、喚醒自己,找到目標和方向,走出適合個體發展的成長之路。
五、學校以新設計理念、新文化創意、新設計理念、新育人功能、新教育美學五新思維,打造一批學科教室、現代化實驗室和STEAM 教育聯合實踐基地。實現學校“無處不在的舞臺”、“觸手可及的閱讀”以及“隨時隨地的運動”的育人追求。作為首批溫州市未來教育窗口校種子單位,學校堅持質量立校、銳意創新,走出了一條特色化發展之路。目前,學校已相繼榮獲浙江省書香校園、浙江省健康促進金牌校、溫州市新型教學空間窗口校、溫州市教學新常規樣板校、溫州市甌海區數字化改革試點校、溫州市項目化學習示范校等榮譽。
溫州高鐵新城實驗學校 | 初中部 | 6 | 270 | 1.東至秀浦路;南至大連路;西至溫福鐵路;北至金麗溫高速--甌海大道。(包括匯豪錦園、豪盛花苑、鑫匯家園、上匯家園、名門世家、匯豐公寓、林橋家園等施教區范圍內的住宅區適齡少年。) |
小學部 | 8 | 320 | 1.東至秀浦路;南至大連路;西至溫福鐵路;北至金麗溫高速-甌海大道; 2.統籌招收原婁橋一小施教區:原婁橋村(東至半塘街、南至高速公路、西至景嶼路、北至商會路,包括海泰婁庭、躍龍婁庭、婁韻嘉園、婁嘉景園以及白云錦園)、上匯村、社葉村(含藍庭國際、柏林公館)的適齡兒童。 3.統籌招收原古岸頭小學施教區(下斜村、古岸頭村、呂家降村)的適齡兒童。 |
序號 | 收費項目 | 規定收費標準 | 收費依據 |
1 | 伙食費 | 學校自主定價 | —— |
2 | 課后托管 | 小學:585元/生·學期 | 溫甌發改〔2022〕5號 |
3 | 暑期托管服務 | 50元/人·天 | 《關于做好2023年甌海區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暑期托管服務工作的通知》(溫甌教發〔2023〕133 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