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巖松(1912~2000)
任巖松,名克臺,號巖松,甌海麗岙任宅村人,出身貧寒,少年時曾入私塾上學,后喪父而輟學,年稍長入面坊從工。時家鄉連年遭旱災,民國二十二年(1933),被迫背井離鄉,漂洋過海外出謀生,先在法國巴黎與僑胞合伙辦工廠。“二戰”時,其財產因日寇入侵中國,而被德國納粹分子沒收。1975年,任先生始經營房地產,經過幾十年奮斗,贏得事業成功成了著名愛國僑領。
巖松先生身雖在海外,然對故土情深意重。“二戰”期間,他在法國與僑胞發起獻金運動,千辛萬苦支援祖國抗日大業。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他對祖國繁榮昌盛的前景充滿信心,積極熱情參與祖國社會主義事業建設,力促家鄉教育事業的發展。上世紀八十年代,他為家鄉創辦任巖松中學的啟動,投入資金38萬法郎,捐助興建葉宅、任宅、楊宅、茶堂等小學人民幣50萬余元,還捐助溫大育英禮堂人民幣50萬余元。九十年代(1994年),任巖松中學十周年校慶,任先生又捐資人民幣100萬以示慶賀,送校車一輛(價值近70萬人民幣)為留念,并捐資人民幣10萬元作為建立中學教師獎勵基金會的啟動資金。1996年,又捐贈任宅小學20萬元人民幣。
1982年~1995年,巖松先生為地方公益事業筑路、造橋、興建自來水廠,購置農機設備和醫療器械等投入達人民幣200余萬。1994年,他為當地政府捐資救災6萬法郎。
1984年,任巖松中學落成,市人民政府(瑞安市)決定以任巖松的名字命名中學校名,并聘請他為任巖松中學首席名譽校長,以表示任巖松先生對家鄉教育的支持與關注。